星期評論/農產外銷亮眼 莫忘獲利主力在國內

星期評論/農產外銷亮眼 莫忘獲利主力在國內

芒果季節到,台南市長黃偉哲赴日群馬縣前橋市老牌超市分店行銷台南芒果。圖 /台南市政府農業局提供

台南水果開拓外銷市場,近來捷報不斷,芒果在日本或新加坡上架論顆販售,高品質水果單顆可賣到新台幣數百元,讓果農振奮;政府為降低對大陸等「單一市場」的依賴,致力擴展並穩定國際市場通路,農產外銷成果雖亮眼,但莫忘了國內市場才是果農獲利主力,提升品質及技術,穩定國內市場供需與行情,才是農民追尋的目標。

台南鳳梨、芒果、文旦等產量皆數一數二,近年進軍國際翻倍成長,日本能買得到不稀奇,鳳梨進入新加坡唐吉訶德通路,更搶下銷售紐西蘭的頭香;芒果曆年銷往日、韓,今年跟隨鳳梨也進入新加坡。

尤其,國外超市可見台南水果,售價紛紛躍上百貨等級,鳳梨賣到日本單顆都數百元,紐國更預估零售價換算每顆近新台幣500元;芒果銷日、韓、新加坡同樣有單顆破百元的行情,是國內市場的數倍,在國外也算是高單價。

台灣水果拓展國際市場麵臨其他熱帶國家競爭,低價搶市難敵東南亞,台南農產品挑選優良品項,輔以運送過程的冷鏈物流,集貨、分級、預冷、低溫檢疫、包裝、加工等,因應外銷量的提升,帶來農業正向提升。

以台南芒果產區為例,地方農會透露外銷比率占不到1成,主力還是倚靠國內市場,農民最怕盛產時價跌,血本無歸,因此「看什麼好價就種什麼」,產銷失衡,光靠目前的外銷通路仍是無法完全解決。

賴清德總統近來說去年農產外銷數量已達到3.4萬多公噸,其中超過一半的水果銷往日本,要帶領台灣的農業打世界杯,台南市長黃偉哲近來旋風式出訪,努力媒合通路、拓展國際市場,力道與成績受肯定,但農民不會挑市場,隻盼賣個好價格,當外銷輔助建立台灣水果品牌,也要實質帶動農民跟進提升栽種品質、運送技術等,朝向精致化,才更務實提升農產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