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智慧島或垃圾島?

AI智慧島或垃圾島?

彭啟明(左)表示,中央會努力並積極的協助地方,儘早解決垃圾裸露堆置問題。圖/取自「彭啟明」臉書

日前賴總統說要打造台灣成為AI智慧島。環境部長彭啟明說「大家除了爭取AI大廠,也要支持資源回收」,因為垃圾百嶽漫布全島。即使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生命,到底有什麼意義呢?

《廢棄物清理法》將廢棄物分兩種:一般廢棄物(家戶垃圾)、事業廢棄物(有害事業廢棄物與一般事業廢棄物)。二○二三年,一般廢棄物五一六萬噸、一般事業廢棄物一八五六萬噸、有害事業廢棄物一四八萬噸。其次,公有垃圾掩埋場三一七處,僅六十七處營運中,其餘停用。全國廿六座大型垃圾焚化廠,年處理量約近七百萬噸,其餘暫置垃圾近百萬噸,分布近百處,立委戲稱為「台灣新百嶽」,彭啟明稱十二年全部消除。另外,全台仍有六百萬噸事業廢棄物待處理。

以上是台麵上環境部的官方數據,黑數也許不少。其次,全國僅十五縣市設焚化設施;新竹縣無,而由苗栗縣及新竹市代燒垃圾,這就衍生問題,例如「看人臉色排隊」、亂棄於偏僻處(有案可查苗栗非法棄置案一七六件)、趁風雨偷棄;《廢棄物清理法》卅二條規定,工業區應規畫專屬廢棄物處理設施,但廿多年來沒落實,六十二個工業區僅三個區設置有害事廢處理設施,導致全台非法濫倒猖獗;新竹縣垃圾掩埋場近五年自燃近七十次。汙染之害呢?近日《國際環境》(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)期刊專文顯示,PM2.5細懸浮微粒傷人,從一九八○年到二○二○年,亞洲歸因於PM2.5汙染的早死病例數約一億。

今年四月,環境部長告訴立委,要與經濟部、內政部、國科會、農業部、衛福部、交通部等,會商「工業、農業、營建、生活」四類廢棄物,但有下文嗎?環境部官員私下吐苦水:「政府是個足球隊,環保像最後一關的守門員,結果其他人該攻沒攻、該守沒守,甚至還往後攻自己球門,最後怪守門員守不好,整個廢棄物處理就是這個狀況。」

我們需全國動起來,成立「全國廢棄物處理會報」,每月由行政院長主持解決問題。例如「一縣市一焚化廠」政策須改進,包括由全國廢棄物處理會報資助,長期規畫、更新與協調各縣市焚化爐歲修時間,錯開互通有無;全國實施垃圾費隨袋征收(台北市實施後的垃圾量減少了三分之二);以獎懲來協調網購外送業垃圾減量(近年垃圾增量主因)、懸賞環保創意(crowd-sourcing)、善用AI科技偵測汙染源與協助水土複育等。

監察院前院長於右任曾說「不信青春喚不回」,當前亟需「不信福摩莎美麗喚不回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