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岸微流行/陸「綠色物流」國家標準上路

兩岸微流行/陸「綠色物流」國家標準上路

大陸首部快遞包裝強製國家標準,自六月正式實施。圖/取自上海包裝技術協會微信號

大陸民眾愛網購冠全球,如何實現「綠色物流」受重視。自六月起,大陸首部關於快遞包裝的強製國家標準「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」正式實施,另一項關於快遞包裝的建議性國家標準「快遞循環包裝箱」也開始實施。專家認為,這意味著大陸物流業正加速向綠色、低碳方向發展,亦能加速快遞行業的轉型升級。

據大陸國家郵政局統計顯示,去年大陸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超過一三二○億件,較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十九點四,大陸快遞業持續快速發展。

證券日報報導,「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」分彆針對紙類、塑膠類、紡織纖維類及複合材料類快遞包裝產品,提出了鉛、汞等重金屬總體及單獨限量要求,規定了溶劑殘留、雙酚A等特定物質限量要求,並給出了試驗方法、取樣要求等,為快遞綠色包裝的生產和檢測提供技術依據。

「快遞循環包裝箱」則明確了嵌套式、折疊式、組合式三種結構的快遞循環包裝箱,提出了樹脂類、植物質類箱板的強度要求,以及整箱物理性能、尺寸和公差、環保等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,給出了快遞循環包裝箱循環次數、標簽等建議,引導建立包裝箱循環運營管理係統。

據悉,前者具有法律強製性和約束力,相關單位必須嚴格執行。後者則具有規範和引導作用,但更依賴企業的自願采用和市場調節。專家認為上述標準的實施有助於減少快遞包裝物的環境汙染,減少對資源的需求,同時有助於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