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林老牛安養中心 故事編進教科書

雲林老牛安養中心 故事編進教科書

青農林家良創設水牛安養中心收養退役老牛,讓老牛老有所終,老牛樂樂與老農人牛情深的故事也被編入英文教科書。記者蔡維斌/攝影

雲林縣青農林家良創設水牛安養中心,人道收養退役老牛,讓一生辛苦耕作的水牛老有所終,不致淪落屠宰場,目前安置3頭水牛。林家良推展台灣牛教育文化,感人的人牛故事躍上高中英文教科書,遠從台北送來的水牛「樂樂」成了主角,預計下學年高二學生即可看到這篇台灣牛的故事。

林家良原在台中從事機械工作,10年前返鄉務農,以自然農法栽種無毒米,耕牛成了重要夥伴,不忍老牛辛苦一生後麵臨宰殺命運,前年在他的農田創立水牛安養中心,陸續有老農把老牛送來免費安養,每頭牛和主人離彆不舍的場景讓他深受感動,分享在臉書成了彆具意義的生命教育。

安養中心平均每月開銷大約兩萬元,林家良種稻換錢買牧草,細心照顧直到老牛終老、安葬,他為每一頭老牛取名,像家人一般地嗬護,目前安養3頭水牛,其中樂樂遠從新店送來,林家良表示,去年出版社看到聯合報報導樂樂與飼主人牛情深的新聞很感動,因此編入英文教科書,作為生命教育教材。

日前林家良拿到教科書即開心拿給老牛看,並說「你們不僅上報紙,還上了英文教科書」。課文內容「我叫樂樂,是頭水牛,我並不快樂,要整理水田又要運送沉重農產,1歲時差點被賣掉宰殺,幸好一位農夫救了我,我和其他水牛度過13年快樂時光,直到農夫中風病重,無法耕作....」。

林家良說,他已向農政單位申請擴大安養中心,將可容納12頭水牛,預計9月完工,未來希望打造牛教室、老牛博物館等,讓更多民眾貼近農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