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合報社論/國營事業黨產化和私產化,令人怵目驚心

聯合報社論/國營事業黨產化和私產化,令人怵目驚心

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指出,是方電訊雖對外否認泄漏資訊,但NCC必須立刻啟動行政調查。圖/聯合報資料照片

媒體和在野黨立委近日揭露,中華電信子公司「是方電訊」疑似提供資料給民進黨,為其分析輿情;而台鹽公司轉投資的「台鹽綠能」,不但人事管理一團混亂,還造成巨額虧損。這兩家公司都是民進黨酬庸文化下的指標公股事業。然而,這些問題都隻是國營事業弊端的冰山一角;民進黨掌控國營事業早就不隻以「酬庸」為滿足,更涉及國家資源掠奪,甚至用來進行政治鬥爭了。

是方電訊疑雲與台鹽綠能之亂,源頭都始自前總統蔡英文時期的國營事業酬庸。平心而論,國營事業酬庸,藍綠執政時都曾經發生。國民黨執政時,民進黨亦多所質疑。不過,同是酬庸,民進黨手段更勝一籌。民進黨不隻是酬庸自己人,還將國營事業作為「出事政務官」的疏洪道,並透過派係分贓,將國營事業人事從上到下洗牌,謀求全麵掌控。

中華郵政董事長吳宏謀,是政務官出事後安插到國營事業最具體的例子。身為菊係人馬,吳宏謀於二○一四年因高雄氣爆辭高雄市副市長職,蔡政府上台後就高升工程會主委,後轉任港務公司董事長,再升任交通部長。二○一八年因普悠瑪出軌事件下台,隔年就被酬庸擔任中華郵政董事長至今。類似情況的,還有中央畜產公司前董事長林聰賢,因諸多爭議在二○一八年九合一選戰後辭去農委會主委,未幾就接掌中央畜產公司。政務官出事後還被安插到國營事業,他們怎能不感恩戴德,為黨效力?

但僅酬庸二字,不能概括當前國營事業弊端。民進黨更將國營事業視為壯大政黨與派係的重要資源,派係搶奪重要職位的爭鬥,自二○一六年政黨輪替起便不絕於耳。其中又以新潮流搶得既凶又猛,外界對其踹翻韓國瑜北農菜攤的狠勁記憶猶新;而新潮流中的菊係則吃相最難看,不僅奪下許多重要職位,更使其實際上成為政黨和派係禁臠。

如此次爆發爭議的台鹽,前任董事長陳啟昱便是新潮流的菊係人馬;中華電信重要職位更幾乎都被民進黨「洗牌」。屢傳爭議的雲豹能源前董事長賴勁麟,便曾擔任中華電信子公司神腦國際董事長;是方電訊董事長吳彥宏也是出身新潮流,有此背景,拿資料為民進黨「分析輿情」,也就不令人意外了。

民進黨染指國營事業,當然也擴及金融事業。眾多公股行庫高層全麵綠化自不待言,許多中小型的金融事業也不例外。如攸關企業貸款的中小企業信保基金董事長,即由彰化前縣長魏明穀出任;合庫子公司合庫資產前董事長蔡見興,更把資產公司當成私人企業,任意任用親友,放貸不回避,可說肆無忌憚,幾將「國營事業私產化」。

至於台電,又是另一種「國營事業模式」。台電體係龐大且專業,民進黨另辟「瘦台電、肥綠電」蹊徑,以發展綠能為名,掏空台電,讓資源流向「綠色企業」,並因此養出許多光電弊案。而在一片綠友友肥滋滋的景象中,台鹽綠能竟出現巨額虧損,實在啟人疑竇。不過,民進黨對國營事業之管理,就是要全麵掌控國營事業資源。經過蔡政府、賴政府長年布局後,未來即便政黨輪替,恐怕也很難撼動民進黨對國營事業的控製。

諷刺的是,民進黨長期指控國民黨黨產造成政黨不公平競爭,但自己卻將國營事業「黨產化」和「私產化」,造成更不公平的政黨競爭和更不公義的國家資產掠奪。如今在野黨既已掌握國會多數,就應思亡羊補牢,努力查弊,健全製度,杜絕民進黨黑手伸進國營事業、掠奪國家資源的惡行。